第729章
作者:蝴蝶不愿意      更新:2025-01-07 16:45      字数:2042
  ........好的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闵尚宫实在是也辩驳不出半分来了。
  第518章 由头
  太皇太后出马,事情自然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次日,皇帝拿到太上皇手写信件的时候,还捎带嘴问了句,“太上皇如今倒是能写字了?”
  来送信的汤公公轻咳了两声,轻声嘟囔道:“何止能写字啊,差点儿都被太皇太后给骂得站起来了。”
  哈!
  皇帝才想问问,太皇太后到底骂了什么,能把太上皇给气得鼓起来.......
  可思虑再三,他也没问出口。
  他要保持太皇太后在自己心目中高贵的形象,所以还是最好不要知道那些,不必知道的细节。
  又过半月,皇帝宣布,君澜的册封礼,将在下月,于东宫举行。
  鉴于这事儿本就逾规,再加上新帝登基,就蹬鼻子上脸,天天嚷嚷着立新求变。
  原就不怎么服气的朝中老臣们,就抓着这件事儿,跟皇帝吵吵了起来。
  好在,皇帝也不是没有帮手。
  孟相自然不用多说,他本就是站新帝这一波的。
  不需要皇帝开口,孟相就很自觉地在朝堂上‘咬’人。
  至于尹相,那是在皇帝登基之后,就告老还乡了。
  而他那些个在朝为官的儿子,也因为办事儿出了各种小岔子,被贬的被贬,被削职的削职。
  见这阵仗,尹府上下近三四百人,拉拉杂杂一大堆的近亲远戚,干脆都跟着尹相回了尹氏一族的老家。
  尹氏一族,沉浮百年,果然很是懂得暂避锋芒,韬光养晦的道理。
  其实这就已经是尹府最好的结局了。
  要不是皇帝不想过度追求齐宁二王造反的事儿,尹相全家老小,怕是都要做他的陪葬。
  和尹相一起告老还乡的,还有吏部卢尚书。
  卢尚书家底蕴没有尹府深厚,所以尚书大人左思右想,还是让自家两个儿子干脆辞了官。
  辞官之后,卢尚书准备回老家府城开个书院。
  与其战战兢兢在朝中郁郁不得志,还不如直接培养下一代,等着新皇嗝屁~~~
  老卢家都觉得卢尚书的打算,很有点道理。
  至于说卢尚书的位置空了出来,谁来顶替呢.......
  这就被张慎之莫名捡到了荷包,居然还真让他成了吏部尚书了。
  张慎之此人,虽然为人一般,才干普通,家里虽说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但是现在能叫得上名号的,也只剩了张慎之一人。
  新帝初掌朝政,最难的就是驾驭朝中的老狐狸们。
  像张慎之这样,政治才干虽略显平庸,但却是实打实的探花郎,家里有点根基,但根基却不那么深的侍郎,简直就是新帝的天选尚书人选嘛!
  再加上张慎之之前在拥立新帝一事上,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
  皇帝确实也没有比张慎之更好的尚书人选了。
  那就暂且让他干着,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而张慎之之所以在拥立新帝一事上表现得非常积极,想在新皇面前混个脸熟,这只是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张夫人跟他说,大墩子把齐王和宁王打得半死,还把匡将军的小儿子的手给当成猪蹄劈了。
  新帝如果皇位不稳,让宁王和齐王任何一个人反扑了,他们老张家九族陪葬不算,估摸着祖坟都会被挖出来,老祖宗统统鞭尸.........
  张慎之当下就说要跟张德昭断绝父子关系。
  然后转头就跟那些嚷嚷着新帝能坐上龙椅,完全就是一场阴谋的朝臣干了起来。
  有了这两个得力猛犬.......啊不,是得力干将之后,皇帝的大朝会,就没有一次是不热闹的。
  这回君澜要在东宫办册封礼,也因为有两位得力干将的撕咬攀扯,大朝会热闹得差点儿成了庙会。
  孟相也不知怎么的,成了猛相,直接在朝堂上跟兵部尚书程奇打了起来。
  尚书和丞相打架,自然就有人去拉架,然后整个朝堂就乱成了一锅粥。
  结果不知道怎么搞的,程奇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后脑勺着地,人当场就晕了过去。
  皇帝赶紧喊了太医来诊治,结果太医一瞧,当场‘歘欻欻’几针下去,人就......更不动弹了。
  也是好在人没当场死大殿里头,皇帝便命人把程尚书赶紧送回去,还很贴心地派了俩太医一起跟了过去。
  处理完了程尚书的事儿,皇帝还恼怒地斥责了孟相两句。
  孟相表示自己很无辜啊。
  明明程尚书摔倒的时候,自己被人拉开了,这事儿怎么还能怪得到他头上?
  这事儿真要论起来......孟相说兵部侍郎当时就站在程尚书边上呢,说不定是他干的。
  ........要知道兵部侍郎可是程奇的拐弯表亲!
  两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侍郎怎么看也不可能去害兵部尚书啊!
  结果一直默默无声的张慎之开了口,“这也难说.......毕竟程尚书出了事儿,兵部尚书的位置不就空出来了吗.......”
  “.......张尚书,谨言慎行!!”兵部侍郎阴恻恻道:“莫要以己度人。”
  张慎之大呵一声:“笑话!!!卢尚书可是自己告老还乡的,皇上那里还有他的陈情书呢!
  还有啊,我跟你可不一样,你为了做尚书,敢把自己的顶头上司当着皇上的面给弄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