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4-12-24 16:51      字数:1879
  当然,因为船东方面提出的要求不同,在造船细节上,项目组也根据船东的要求做出了相应改动。
  至少在液货围护系统的建造上,南江厂节省了大量时间殷瓦钢是现成的,不需要进口,工人们也通过前一艘lng船的建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在前一艘lng船建造时,南江厂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既没有殷瓦钢,也没有懂殷瓦钢焊接的工人。
  工作经验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林叙感慨道。
  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图纸,而前几年厂里刚启动lng船建造项目的时候,林叙看到这些图纸只会觉得头大,现在则不同,他看到图纸,只觉得思路比上一次清晰了许多。
  上一次尽管他跟进了建造的全过程,但依然会有一些他无法理解的难关,林叙负责的是跟进项目,而不是紧盯和项目有关的每一个细节,绝大多数工作还是由其他员工来完成的。
  这一次则不同。
  哪怕凭借林叙的个人能力,他依然难以解决所有问题,但现在,因为他对lng船的建造有一个十分清晰的脉络,因而,哪怕有问题出现,林叙也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并在第一时间找到哪个解决问题的人。
  南江厂的领导们觉得林叙相当靠得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林叙靠得住的关键点。
  这两艘lng船建得相当顺畅,甚至可以说超出了南江厂方面的预期。
  虽然厂里一直计划造出更高端的、国际先进水平的lng船,然而涉及技术的项目本来就该循序渐进慢慢来,不可能一步到位,他们第一艘lng船只是最基本的lng船,厂领导已经计划好了,在不断接收订单、不断生产的过程中慢慢实现技术革新。
  可林叙负责的这两艘lng船,技术水准上似乎都高于同一类型的lng船的平均值。
  厂里一开始也没有明确的判断,之所以产生这一结论,还是来自于购买这两艘船的船东。
  进入90年代以后,船运行业迎来了爆发期,船东们的购船欲也比之前旺盛了许多,当然,船厂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虽说日子国和k国都有造lng船的实力,但作为船东,他们也不希望整个行业被某一家或某几家船厂垄断,在南江厂证明自身有造lng船的实力之后,海外的这家船东就向南江厂发来了订单。
  这是一家在船运行业拥有相当实力的大船东,生意遍布世界各地,利润也相当可观。
  在南江厂这两艘lng船交付之后,对方时隔几个月又追加了新订单。
  订单=钱=船东的信赖。
  到这时候,南江厂再次和船东方面联系上了,才听说了这两艘lng船的蒸发率要比同一型的lng船蒸发率低得多的消息。
  厂领导们:
  要不是林叙成天在厂里逛来逛去,他们真怀疑林叙其实会魔法。
  为这事,厂领导特意把林叙叫过去,才知道他针对蒸发率这块进行了一些小改动耗费的成本并不高,但对船东而言,这可谓是个大好消息。
  除此之外,这同样能够大幅提升南江厂的lng船的竞争力。
  客观来说,蒸发率哪怕只低一点,对于船东而言,一船液货也能够增加不少利润,这也就意味着,同样是购买lng船,他们可以在南江厂买到价格相对低一些、产生的利润却更高的lng船。
  运输业的成本原本就相当高昂,买船本身是一比大开支,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同样不可忽视,南江厂却能够从两个方面减轻船东的负担。
  因而,对比之下,船东们会选择哪家船厂建造的lng船,答案不言自明。
  几位厂领导眼睁睁看着他们正处于发展中的lng船排期逐渐往后、往后、往后生意甚至从欧洲扩大到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有种他们好像没有做太多宣传、口碑就慢慢打出去了的感觉。
  那还不是因为咱们厂的lng船造得好吗?
  领导们既惊讶,又有种超出了预期的幸福感。
  本来t是打算一步步慢慢走的,忽然就坐上火箭了。
  那也不用担心,船是咱们厂造出来的船,林叙也是咱们厂的自己人。
  再说了,林叙造出来的船,不给咱们多一点惊喜,我反而会觉得不习惯。
  我就是适应不了,想想咱们之前,造一艘lng船多难啊!不少人在厂里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不就是想看到咱们厂把大船给造出来吗?程安民道,梦想实现得太快,你叫我怎么适应?
  林叙也没有私自去做什么改动,只是他本人既大胆又心细,前一艘lng船建造过程中他没有实现的设想,他都用在新船里了,他的那些想法也得到了相关研究所和机构的验证,实践起来完全不存在问题。
  他有想法,有创意,也敢把他的想法和创意用在造船这件事上,哪怕他做出的改动很微小,但产生的结果却未必微小。
  还是他愿意在造船上花心思。施家望道,你看咱们厂里要是公示了什么好处,林叙喜欢往前凑不?他只觉得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