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丝绸之路
作者:
古代机械 更新:2021-07-11 14:35 字数:2288
由于京城还有要事等着他去做,所以雷晓飞在航行的途中也不敢怎么耽搁,他只是与查理船长、威廉大副在沿途中,遇上认为适合补充淡水或停泊休息的地方后,才泊岸上陆去勘察一番,确定此地能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驿站。
由于一路的天气尚好,雷晓飞他们这一航程还算风平浪静,没有遇上什么阻挠。而且,雷晓飞把他从暹罗带回的那部分将士,分到了三艘的船上,让他们加入了提供动力的行列。再加上一路抓紧时间晓行夜宿的航行,雷晓飞他们终于在出发的二十天后,到达了京城。
雷晓飞他们由京城陆路入暹罗花费的时间是半个月,这次走海路回去用了二十天,如果剔除勘察海上驿站的时间,两者所用的时间相差无几。
这次的海上之行,雷晓飞的三个目标已经基本达成,雷晓飞那物流的运输通道,就不用说已经可以确定了,同样的时间,海运肯定就要比陆运轻松,而且运输量大。
水师的训练,当然也得到一定的成效了,起码,那批从暹罗调回的将士,学会了驶船,适应了在海上的日子。
雷晓飞利用航行中的闲暇,把他所知的一些前世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汇编出大华的第一本水师训练手册。当然,那只是一本初稿的训练手册,在投入了训练之后,还要逐步完善。但怎么说,雷晓飞起码已经给了这支还没有成立的部队,一个训练指南。
而雷晓飞这次航程中最重要的目标,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雷晓飞与查理船长、威廉大副合力绘好了他们这一程走过的线路之后,再由查理船长、威廉大副两人补充完整由马六甲海峡至欧洲那一段,而雷晓飞补充完整由大华京城到东瀛、高丽这一段。这样,一份丝绸之路的航海图,就算完满完成。
雷晓飞还与查理船长,对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定下了一个合约,就是双方分头组建这条海路的驿站。由大华京城一直到马六甲海峡出口的这一段海路,由大华这边负责;而出了马六甲海峡至到欧洲的那一段海路,就由大不列颠国负责。
后来,经过了一年时间的筹办,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终于建成。之后,这条海上的丝绸之路,一直是大华与欧洲联系的纽带,为双方带来了无数的商品交流和技术交流,让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参与了探索世界的行列。
若干年之后,雷晓飞的这个丰功伟绩,传遍了这条水路途经的所有国家,成了所有黄皮肤、黑眼睛人的典范,也成了大华人的骄傲。
再若干年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与雷晓飞一起被列入了大华的教科书。这大华书中述说的他,功绩远比中国书中说的那个下西洋的三宝太监厉害。当然了,我们的雷小哥不但有比三宝太监强的后现代知识,他还会机械,能造出“机械踏船”这样的快速木船和后来还能制造出大华的第一艘的铁船,这些只靠帆船下西洋的三宝太监能比吗?
雷晓飞的事迹不但在黄种人中传播,他也成了白种人的典范。当代的大不列颠国就给他立了铜像,称他为航海之父、机械之父和新时代的启蒙大师,让后人瞻仰他的风采。
两国的通航之路确定后,雷晓飞还向查理船长提出了一个请求,就是让大不列颠号在大华待三个月。三个月之后,由他们带在暹罗制好的第二艘“机械踏船”和一个五十人的少年团,到大不列颠国去。
雷晓飞这个让人去大不列颠国的目的,一是代表大华,对大不列颠国进行第一次访问与交流,二是让人去学习大不列颠国的先进技术。这次出使的少年团,要留下在大不列颠国,进行为期三年的学习,学习大不列颠国的各项先进技术。
雷晓飞提出这个请求时,还带着一丝忐忑不安。访问与交流当然就没有问题,他怕是学习技术这一项对方不接受。因为纵观整个大华,各行各业都处于一个敝帚自珍的现状中,他不知外国是否也一样?
谁知,查理船长对雷晓飞提出的请求,不假思索就应承了下来,完全没有丝毫的异议。
查理船长对雷晓飞说,他这次到来,也带来了十多位大不列颠国最好的机械师,准备向大华取经,学习先进的机械技术与修船技术。查理船长还告诉雷晓飞,在他们那边,国与国之间,就常有这种相互的学习和技术交流,所以,他带人来取经的事,之前并没有对雷晓飞说,现在见雷晓飞提到,才顺利说出。
哦,原来对方也早就有此念头。听了查理船长的话,雷晓飞才放下了心来。
对于两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差距,雷晓飞心知肚明,对方不过是被自己的话和那次检修大不列颠号露的一手给镇住,说到这方面的差距,简直就可以用发展中与还没有起步两个层次来形容,所以,双方同等条件的技术交流,大华这边赚大了。
至于如何应付这些大不列颠国的机械师?嘿嘿,凭我们雷小哥那后现代的知识和他那二十多年从事机械的经验,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在这对学术交流的态度上,洋人优胜国人多了。后现代社会过来的雷晓飞清楚知道,学术上,要有交流才有发展。敝帚自珍只会让学术停滞不前,甚至失传。所以,欧洲那边的发展之所以超前大华这么多,那对学术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关联。
在这方面,有后现代意识的雷晓飞从来就不吝惜,他当即就决定,准备把自己的所知,尽可能传授给那些大不列颠国的机械师,让他们回国后能制造出更加先进的东西来,然后,再把这些东西传回大华。
雷晓飞的这个设想,就如自己打的种,到了大不列颠生蛋,然后再回大华孵鸡。这般的良性循环,不就是双赢?
正是雷晓飞这个对待学术的态度,为大华与大不列颠国的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关系,为大华后来的制造业发展,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大华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后,赶上了欧洲诸强。
当然,这也是后话啦。
到达了大华京城之后,雷晓飞马上通知父王,让他派兵过来,在几船停泊的港口拉起了警戒线,防止没有见过大船和洋人的民众,争相前来观看,而造成意外。
同时,雷晓飞也通知洪欣,让她弄来了两辆轿子,把查理船长和威廉大副塞入了轿子,才带他们去见正勤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