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等闲平地起波澜(十二)
作者:炫舞梦蝶      更新:2021-12-03 04:00      字数:2178
  杜月妍眼里立马渗出泪水,滚滚低落,就像她被距离掏空的心,惨败,凄然。
  她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是感情这个东西,要是能收放自如,这世间哪有这么多痴男怨女?哪有这么多可遇不可求?
  杜月妍惆怅转身,让杜维桢看不清楚她的表情,但是从她假装出来的轻快语气中,不难察觉她心中的失落、绝望以及惘然等复杂情绪。
  “我知道了太子哥哥,妍儿不是个放不下的人,只是需要点时间,你现在能先出去吗?让我一个人好好想一想。”
  杜维桢心中怅然,她的皇妹这次真的是彻彻底底栽了,但是他不能任由她沉沦。
  杜维桢走了,怕杜月妍一个人在屋子里想不开,还把暖春和三月两人招了进来,让他们寸步不离地跟着她。
  果不其然,那个说了不是放不下的人第二天除了在父皇清醒的时候去陪伴一段时间,其余时间都“安安分分”待在了梧桐宫,安分到杜维桢来了都不见,直接用一句不舒服想一个人待在将他堵在了外面。
  杜维桢自然是担心的,直接见不到人,大不了迂回点找她身边的人询问情况。
  暖春和三月就扮演起了间谍的角色,经常性的跟杜维桢汇报杜月妍的情况,不过从目前情况看来还比较乐观,除了偶尔出神和闭门不见人,其他的跟以前一样,看书、偶尔做做女红。
  且就在这时,由于两国在山河城打得难舍难分,甚至昆国都有处于下风的趋势,朝堂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说是两国的关系还不到不可调和的时期,长期的战争劳民伤财,即使赢了也会重创,与其这样,不如干脆点与羿丹讲和,两方各退一步。
  这种声音一开始在朝堂中只是少数,且每一次被提起都会有一大堆责怪、反对,可是渐渐的,随着战况的推进,提倡讲和的人越来越多。
  杜维桢私心里是并不愿意讲和的,羿丹的狼子野心天下皆知,与这种随时都能在背后动手的豺狼讲和,无异于把脆弱的命脉送到对方獠牙边。
  可是他现在不仅仅代表的是自己,还代表这个国家百姓的意愿,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的声音才是最值得倾听的,而百姓又是最不愿意打战的,和平的生活对他们而言实在太过宝贵。
  就在他摇摆不定之时,羿丹送来了一封信。
  信中大概内容是讲羿丹王得知昆国太子即将登基,想先停止战争,派遣使者过来祝贺,最好能商量一下停战的事情。
  羿丹也主张停战?杜维桢虽面无表情,可是心里却是颇为不平静的,现在羿丹处于微弱的上风,以他对羿丹王的了解,必定要一鼓作气拿下山河城才是,可是在即将成功的前夕,决定讲和?若说没有蹊跷,杜维桢是绝对不相信的,这比让他相信羿丹王将清河两城双手奉还还难。
  但是那昆国使者来皇城,要想在他眼皮底下动什么手脚也不简单,杜维桢不是一个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猜测就畏畏缩缩的人,并且他也想看看羿丹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灵丹妙药,便十分干脆地答应了下来。
  在羿丹王捏着昆国太子的回信乐的时候,一个青年推门进来了。
  青年长着一张极其美艳,被誉为羿丹第一美人的脸,一双脉脉含情的桃花运,无时无刻不水波荡漾,看着每一个人都像是深情的青年在注视着最深爱的人,皮肤白皙如玉,是多少女子都羡慕不来的细腻,鼻梁坚挺,嘴唇偏薄,呈淡淡的粉色,身形高挑瘦削,穿着一身紫色锦袍,更是添了无上贵气,让人一眼见了就只敢远观而不敢亵玩。
  “父皇。”
  青年的声音宛若上好的古筝在山间流水中奏响,一声就惹人心生荡漾。
  羿丹王将眼神落在青年身上,眼中的满意和看重满得快要溢出来,“察赫,事情办好了,明日你便启程去找娜儿和孟元帅。”
  紫衣青年正是羿丹王最宠爱的小皇子徒兰察赫,也是即定的储君,才华横溢,为太傅太师所赞不绝口。
  徒兰察赫眼中划过了然,借着跟羿丹王交流了一下政事后,他就回去安排了。
  三天后,徒兰察娜到了山河城外,孟浮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赫赫有名的储君,态度恭敬,又不卑不亢,“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徒兰察娜正缠着杜维桢呢,看到徒兰察赫也是忍不住的高兴,她和徒兰察赫一母同胞,自小便在一起长大,感情深厚,更重要的是徒兰察赫可是悄悄帮着她处理了不少烂摊子,让她更是依赖了。
  “太子哥哥。”
  徒兰察娜勾起甜美的笑,黏黏腻腻地缠上去,搂住他的胳膊。
  “你啊。”徒兰察赫也忍俊不禁,本就俊美得天怒人怨的脸更是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了,他伸出手指在她额头上戳了戳,眼中是掩饰不住的疼爱,他们的感情是真的很好,不是在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中装出来的好。
  徒兰察赫也是听说自己妹妹喜欢上这个年少有成的孟元帅,现在再看到她眼神总是不由自主往那个气质凌厉的青年身上飘,就更加确定了,打趣道:“你啊,怕是乐不思蜀了,竟然还会想我这个哥哥。”
  徒兰察娜红着脸看了一眼无动于衷的孟浮生,大大方方笑了起来。
  “确实不舍得回去。”
  “不过太子哥哥你怎么有时间过来,父皇不是给你找了好多个白胡子老师吗?难道你也逃学?”
  徒兰察娜最讨厌的就是被拘在课堂里,被灌输什么之乎者也、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知识,这还不如把她丢到军营里流血流汗来得痛快。
  她还记得当年父皇把她丢进太学和那些娇滴滴的大家闺秀一起上学,夫子读到女子无才便是德,她鼓掌叫好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年逾六十的老先生将她拦了下来,她丢下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她打算不习知识,回去修德”就跑回去了,差点没把先生气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