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赐九锡
作者:
铁骑绕龙城 更新:2021-07-07 20:38 字数:2158
“大喜!徐镇北送袁贼尸体入京!”
“幽州大捷,大捷啊!”
一名骑士高声喊叫着,纵马冲进了洛阳城中,一路高声大喊,洛阳街道上的民众顿时全都听到了,不由得一阵大喜。
“大将军执政果然是四海升平,这不是袁贼便授首了么?”
“什么时候等到扫平了曹贼,大将军的功业堪比世祖皇帝啦!”
而承载袁绍棺材的马车已经驶进了北军军营之中,数百铁骑护送着刘烨等人,冲进了里面。
“大将军请看,这便是袁贼的尸首!”管亥对刘烨道。
“袁本初,四世三公,可惜啊。”刘烨看着袁绍面色苍白的尸首,摇了摇头。从魏文帝曹丕接受了陈群的建议之后,整个魏晋南北朝数百年时间都被九品中正制统治,也就是所谓的门阀政治。
九品中正制之下,世家大族的才俊可以被评为一品、二品,而寒门子弟哪怕是最出色的人,也不过是六等七等,天生便低人一等。
按照袁氏四世三公这等豪华阵容,即便是在士族当中也是数一数二,堪比王谢等大族,只不过谢幕的实在太早了。
“向陛下请一道圣旨,通告天下吧。”刘烨摆摆手道。
即日,天子下诏曰:汝南袁氏,本为名门,逆贼袁绍,枭据河北,天生武曲,将军降世,王师北向,群凶倒伏...
而在宫廷之中,郭嘉则是站在天子刘协面前,躬身行礼。
“臣郭嘉,拜见陛下。”
“郭卿免礼,有何要务?”刘协沉声道。
如今的刘协也不再是当年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了,他成长为了一个十八岁的青年,面容俊秀,神色稳重。当年汉灵帝和董卓那么喜欢刘协,前者想要撤掉嫡长子把他立为太子,后者更是把皇帝刘辩废掉,改立刘协为天子,刘协俊秀的外貌自然起了不少作用。
刘协看向郭嘉的目光有一丝不满,因为他是“刘贼”的帮凶,只不过刘协努力的将这丝不满隐藏起来。
“陛下,袁氏逆贼两人,先有袁术割据扬州,祸乱地方;后有袁绍枭据河北,百姓不堪其苦,多亏大将军扫除奸雄,请天子赐大将军以九锡,加封为公,彰显其社稷大功!”郭嘉看着刘协道。
“什么?”刘协眉头一皱,不想答应。
所谓九锡,并不念作xi,而是“九赐”,锡是通假字,通赐,乃是天子赐给大臣的九种礼器,只有天子最为看重的大臣才能够得到九锡。
不过九锡早就已经变质,一般来说大臣篡权必须要搞的一套程序,就是赐九锡——封公——封王——禅让登基。
比如曹操当年,就是接受九锡,受封为魏公。因为这事搞的荀彧非常不满,不同意曹操受封魏公,认为这是曹操行废立之事的前兆。后来曹操又被封为魏王,不过还没有登基称帝便去世了,所以他儿子曹丕完成了这项事业。
而所谓的九锡,一曰车马。指金车大辂与兵车戎辂;玄牡二驷,即黑马八匹,表示臣子德高望重。二曰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一双,也就是一双红鞋,表示大臣能够安定民众。三曰乐县,周朝讲究礼制,所谓礼乐,将音乐和周礼加以结合,能够使得民和乐者赐之,也称之为“乐悬”。
四曰朱户,也就是红漆大门。正所谓“朱门酒肉臭”,古代的达官贵人、高门大户用的都是朱门。五曰纳陛,这个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就和今天的vip通道差不多。二则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使登阶不至于太陡,赏赐给能够向天子进纳献言的大臣。六曰虎贲,这个自然就好理解了,指的乃是守门之军虎贲卫士数百人人,一般为三百人,比如在《三国志·魏书一·太祖本纪》中就有记载,赏赐给能够扫除奸凶的大臣。
七曰弓矢,其中彤弓矢百,玄弓矢千,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专门赐给能够征讨不义的臣子。八曰斧钺,这个很常见,那些假节、持节、使持节的四方大将都能够持有,可以临阵斩将,威慑属下。九曰秬鬯,读作juchàng,指的是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非常少见。
九锡一旦赏赐下去,便代表着这名臣子的功劳已经到了升无可升、赏无可赏的地步,否则怎么会赐予九锡呢?
“诛灭袁氏的确功劳不小,可以加封大将军为大司马,加封食邑万户,九锡便不必了吧?”刘协为难道。
郭嘉语气不变,坚持道:“陛下此言差矣,大将军为朝廷社稷立下如此大功,岂能不加以重赏?有功不赏,如此一来朝廷岂有威望,陛下如何统帅万民?”
刘协眉头一皱,和郭嘉对视了一段时间,无奈道:“好吧,既然如此,便拟旨给大将军赐九锡吧。”他争不过郭嘉,而且如今朝廷内外到处都是刘烨的耳目,他就连想说个知心话的人都没有,还能怎么样呢。
郭嘉嘴角微微上扬:“天子圣明,赏赐有功之臣,如此一来天下俊才必定大受鼓舞,人人都想为天子所用。”
“但愿如此。”
如果读三国志就会发现,其实郭嘉在曹魏阵营中的地位和作用远远不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陈寿认为曹魏最重要的三位谋士乃是荀彧荀攸叔侄,还有毒士贾诩,因此把三人列入同一篇传记之中,而郭嘉则是与程昱等人列为同一篇。
但是曹操对郭嘉的看重程度却是非同一般,当年戏志才死后,曹操很郁闷,询问荀彧谁可以为自己谋划,荀彧就推荐了郭嘉,曹操大喜,当即与郭嘉彻夜长谈,甚至在赤壁之战大败后,感叹道:假使奉孝在,孤不至于如此。因此后世许多人都在感慨,如果郭嘉还在的话,那么赤壁之战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
而曹操之所以信任郭嘉,其实是因为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