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永别离
半天没有听到回音,他不禁有些惊讶,回过头看到英娥的一瞬如遭雷击,脑中一片空白,原先恍惚的目光剧烈震颤,手脚僵硬无法动弹,甚至连声音也发不出来,
在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身影正静静站在门外,整个人在朦胧的光线下,空灵单薄的仿佛随时会消失一般。
“英娥,不要走!”
他的脸上忽然露出慌乱的神色,猛的站起身子想去拉她,不料左脚一个踉跄,全身立时失去平衡就这样重重摔在了地上。
英娥这才看到他的左脚脚踝上拴着一条不粗不细的铁链,她的心脏猛的一抽,顿时酸涩难当。他曾是高高在上的一代天子,怎么能沦落到这般凄凉境地。纵使他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也不该遭受这样的折辱。
她快步过去,伸手扶起了他。触手所及之处,他的皮肤比飘零的雪花还要冰冷。
两人四目相对,看到那双蓝色的眼睛如水晶般发着光,那些破碎又清晰的回忆瞬间涨满了她的胸腔。
洛阳宫里初见,他和善可亲,替她涂抹伤口时那手指的温暖依然清晰。
被困冷宫面临危境,他给予她珍贵的信任,共同联手助她脱离困境。
被追兵逼的几入绝境,是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她,那三支血淋林的长箭险些要了他的命。那个深夜,那双深蓝眼眸中明亮的恍如能灼伤万物的地狱之火,她牢牢烙刻在心间。
他们曾彼此信任彼此慰籍,携手进退生死与共,可为何所有的记忆和情感,会在之后的岁月里变成人生的穿肠毒药。
“英娥,这一定是我在做梦,对吗?”元子攸苍白的面颊上涌起的潮红好似火焰在燃烧,他拖动着锁着铁链的脚,想要更靠近她一些,喃喃道,“能在临死前再做一场有你的梦,我已经知足了。”
他寂寥的面容,在这半明半昧的光线下更显孤凄。她的心几乎压抑的要爆开——他的命运又何尝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的一生是如此无奈,他对自己的宿命是那么的无能为力。他的人生即将落幕,却从没拥有过自己的精彩。
“彦达……”她轻轻唤着他的名字,语调却是意外的平静,“其实佛祖早就给这红尘历苦的人安排好了因果,人的一生就是一场很长很长的梦。一场梦结束,又会开始另一场梦。这一世如果不是好梦,那么下辈子,一定会是场美好的梦。”
元子攸的身形一震,一种仿佛能震颤人心的悸动漫过了他的眼神。他的嘴唇动了动,竟是没再发出声音,只是眼睛里多了几分光亮。
英娥解下身上的貂皮斗篷替他披上,又从怀里拿出了一个精巧的瓷瓶,放在了他的面前。
“一国之君,无论何时都不能失去尊严,包括死亡。”
元子攸的目光落在了那个瓷瓶上,几乎立刻就明白了那里装的是什么。他抬眼,平静地凝视着她,眼底有波光微澜荡漾,似乎想将她此时的面容深深刻在脑中,他的嘴角弯成了一个极为美丽的弧度,那是他送给她最后的微笑。
英娥的眼睛酸胀疼痛,却并没有泪流下。她蓦然起身,脚步踉跄地向门外走去。就在她转身的瞬间,忽听身后传来了低沉破碎的声音,“对不起,英娥,对不起……”
英娥的脚步停顿了一瞬,却还是快步走了出去。
她忽然想起那个和他一起逃离洛阳的夜晚,他的鲜血从伤口不停涌出,他的神志涣散,他让她一个人先走,她心急如焚,担心他就这么咽了气,她对着他不顾一切地大喊,
元子攸,我要你活下去!我不许你死!
命运兜兜转转,如今,竟也是她,亲手将他送上了黄泉路。
英娥一路脚步虚浮,推开了前去扶她的司马子如,沿着斑驳的楼梯一步一步往下走去……她现在只想远远离开这个地方,越快越好!
元子攸目送着她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这才捡起了那个瓷瓶,正要拔去塞子,却见又有一人走了进来。
看清来人时,他有些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常色,淡淡道,“原来是遵业。英娥刚走,你还不赶紧送她回去?”
司马子如点了点头,“我自是要送英娥的。不过在这之前我有件事想要告诉你。”他顿了顿,“还记得当初大将军金像未铸成之事吗?”
元子攸的眉宇间掠过一丝不解,“当然记得,若是金像铸成,恐怕我那个时候就已经死了。不过天意如此,尔朱荣也无话可说。”
司马子如沉默了几秒,“金像未成并非天意,而是人为。”
元子攸何等聪明,他的瞳孔猛的一缩,“你说的这个人是——英娥?”
司马子如嗤笑了一声,什么也没再说,转身就走。
元子攸怔了片刻,忽然就低低笑了起来,笑容越来越响,越来越尖锐,直到他的眼角流出眼泪。
原来人生最绝望的不是一直遇不见,而是遇见了,却从来没有得到,最后彻底地失去。
若是时光可以倒流,他愿重回和她初遇的那一刻,陪她看花开花落,对她许下永远不变的誓言。
空瓷瓶砰一声掉在了地上,顿时摔成了白色碎片。
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子夜时分,天空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子夜时分,天空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透明的雨点拍打着窗棂,发出噼里啪啦的嘈杂声,有不少雨水沿着窗子的缝隙漏了进来,转眼打湿了地面。案几上的烛火被风吹得摇摇晃晃,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英娥起身走到窗前,正要将窗子合拢一些,忽听阿素仓惶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皇后,皇后!”
英娥心头一跳,“何事?”
“从三级佛寺传来消息,皇上,皇上已经薨逝了……”
英娥闭了闭眼,声音显得有些暗哑,“我知道了。”
“听说……皇上临终还留下了一首绝命诗。”阿素的声音含着一丝悲怅。
英娥沉默了一会,还是幽幽问道,“何诗?”
阿素低低的声音在雨夜中听起来却是格外清晰,每一个字都沉甸甸地落在了她的心口。
“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
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
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
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
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
案几上的烛火挣扎着跳动了几下,终于还是灭了。
英娥怔怔地站在窗前,被吹来的雨打湿了衣裳似乎也没有察觉。她只是想起了那晚洞房夜,左边红烛摇晃了几秒后倏忽而灭,唯留剩下那支还在燃烧。
——左烛尽新郎先亡,右烛尽新娘先亡。
元子攸,来生,莫再投于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