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不劝他人善
作者:
汤沅儿 更新:2021-07-07 05:56 字数:2360
“姑娘,诸位,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家世代是靠着养蚕为生。现在朝廷这命令一下达,我就必须将之前租借的50亩良田改种为油菜……”
“可我已经跟几个商贾签订了售卖蚕丝的协议,下一年若是不能按时供货,就必须要赔偿三倍的银钱,这加起来得有5000两之多,我要拿什么能赔?与其这样倒不如全家一块去死,一了百了得了……”
大哥说完后,边上的小丁很是疑惑。
先前太子已经考虑到会出现这种情形,然后给大家列举了一系列各种减免政策。
就目前面前这位大哥出现的情形来看,他是可以跟朝廷申请5年之后再改种油菜的。
为何上面的人会让他下一年就得种植油菜?
这不是逼着人家全家去死吗?
“这位大哥你别激动,这事情我去帮你问清楚!你且等我三天,三天之内我必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在此期间你要答应我不要再做出伤害妻子和孩子的行为。”
姜田说完这话觉得还是不够稳妥。
当即给他留下一张万两银票。
还说让他有事就直接去柒王府寻她。
中年大哥也不傻,一听姜田自曝家门,立马猜到她是谁,忙跪下央求她:“姜田姑娘,我真的是没办法了,我也不想做出这种事,求求你帮帮我家里……我马松在这里给你磕头了。”
从马松家里出来,姜田直接杀到太子府邸。
立马开口,将这事禀明太子东吕俊。
东吕俊听完后勃然大怒,命王昌盛去彻查此事。
没过两日。
一起惊天大案,就被王昌胜揪了出来。
原来是下面的官员为了政绩,不惜做出违背太子意愿,强迫农户们改种油菜。
这是对于养蚕的农户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在马松之前已经有了10多位农户自杀。
若不是姜田昨儿闲的无聊,被叶子使唤去燕子巷,这件事估计还能被压下来。
东吕俊心痛于他想为百姓做好事,却不想间接成为了刽子手,还断送了这么多无辜百姓的性命。
他思来想去,当天就同皇上请旨严查此案。
折腾半月,砍了几个官吏的脑袋后。
他亲自到马松和其余蚕农家里赔罪。
并各自补偿给他们每家五千两的银钱。
等这个案子彻底审结完后,姜田也跟着马松成了朋友。
虽然太子已经承诺马松朝廷不会更改跟他们的协议,他在5年之内还可以继续养蚕丝。
不过马松这次是真的怕了。
他将五千多两的银子赔偿给各家老板后,就把之前租借的土地还给了地主。
姜田见他手脚麻利,一个大男人还会蒸包子,就主动邀请他来自己的点心铺帮着做点心。
马松听完姜田的邀请之后,泪流满面。
“马松叔,你放心好了,只要你好好跟着我干,我是不会亏待你的。”
马松挤出一个无比灿烂的笑,眼角处还挂些眼泪:“姜田,谢谢你。”
“你真的不用客气,咱们俩相识也算缘分一场。要是今后嫂子忙着摆摊顾不过虎子,你可以把虎子带到点心铺子里,等来年他年纪再大一些,就跟店里伙计们的孩子一块去附近的私塾上学……”
马松从前就听说过,皇城所有酒家食肆里就属姜田名下的店铺待遇好。
不止如此,但凡伙计有孩子的,男孩都可以免费送到附近的私塾上学,女孩可以学一门手艺。
至于学费什么的全都由姜田这个东家掏。
当初他听着这些传言只觉得虚构的可能性很大,可这好事真落到自己头上,他忽然又感慨不已。
于是眼泪又不禁跑了出来。
见他如此感性,姜田也就没再说什么安慰的话。
直接要他跟自己,现在就去姜家点心铺。
掌柜等人瞧着姜田亲自领着新人过来,都有些激动。
纷纷围上来询问马松以前是做什么的,这不一听他是养蚕的蚕农后,纷纷都投来敬佩的目光。
要知道蚕农虽然赚的多,不过在养殖的过程之中,要特别小心的伺候着那些蚕宝宝,稍微一个不注意就可能会血本无归。
所以能做这一行,并且做这么久的人,一般都极为有耐心。
姜田清楚马松的实力,直接让掌柜给他安排到后厨,让他包包子,然后空闲的时间让他跟着现在的大厨学做点心。
这样的安排上马松没有想到。
像做点心的铺子,新人想要进后厨学手艺,最起码要当七八年的学徒。
他刚来第一天就能跟大厨学做点心,是不是有些快了。
“马松叔,你就算不相信自己,也得相信我的眼光。你的这双手注定就是为了做点心而生。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店铺所有点心学会!期待你出师的那一天!”
姜田这番鸡汤言论,立马引得马松泪眼涟涟。
瞧着他又要哭了,姜田忙转移话题,带着他去边上的几家店铺打招呼。
随后的七八天里。
姜田经常来点心铺,一待就是大半天
小丁清楚姜田是担心马松跟大家处不来。
他对马松这人没任何意见,不过他觉得马松到底也是四十二三的人了,连这最基本的情绪自控也做不到,经常动不动就流泪伤感。
他这次是真的想不明白姜田为何要把他弄到点心铺子里。
情绪极为不稳定的人留在店铺里迟早是个隐患。
姜田将小丁的神情看在眼里。
再看一眼不远处忙活着的马松叔。
“小丁,并不是所有人都跟咋们家王爷一样,遇事沉着冷静,就算遭遇着巨大的打击,遇到再难过的事,也不会流下一滴眼泪。”
姜田说着话,感觉小丁在看自己,于是抬起头:“我觉得马松叔足够有担当,你那天不也看见了,他是如何跪在自己老婆孩子面前痛扇自己耳光的,莫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言毕。
姜田再多说一句话。
她清楚养蚕的农户虽然赚得多,可辛辛苦苦一整年下来,撑死不过80多两文银。
而这80两银子里还得扣除来年租借良田的各种费用,扣除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后。
他净赚的银子也不超过40两银钱。
所以,5千多两的赔偿款,他穷尽一生也还不完。
也不怪他会走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