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六章 兖州军攻弘农城(二)
作者:夏海苍松      更新:2021-08-16 23:02      字数:3650
  所以曹操从屠戮了徐州之后,他就再也没干过屠杀的事儿。…而且他还能不明白吗,说起来打天下,靠着还得是民心。看看袁绍,不得民心,基本上除了几个世家之外,也没谁支持他,所以他还能不败亡。当初自己屠戮了徐州,结果到如今,徐州的百姓对己方兖州军依旧是害怕,而且对己方的印象特别差,哪怕徐州还是自己的治下。可曹操特别清楚,如今那地方还
  算太平,那是因为自己还活着,徐州百姓没有几个不怕自己,不怕己方的。因为万一惹怒了自己,再来几次屠杀,他们可禁不起这个。可要是有敌军来进犯徐州了呢,比如说江东军,比如说凉州军,虽说凉州军距离徐州尚远,可却并不代表就没有这个事儿啊。如果己方势强,那么还算好说,可己方要是势弱的话,徐州的百姓未必就不会倒戈到敌军那儿去。曹
  操都清楚这其中的隐患,可是他却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当初自己做下的事儿,虽说他没有那么后悔过,可确实,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他对此,没办法,因为当初的事儿,影响
  太大,影响深远啊。转到战场上来,这时候的乐进已经带兵登上了云梯车,向着弘农城展开了激烈进攻。杨任他虽说军旅的经验是有的,但因为之前常年在汉中。十几年,所以他这和兖州军交手的经验。确实是基本没有。毕竟兖州军才去过汉中几次?而且那时候杨任还不是守城的,对付兖州军主要是王平他们。他是负责后勤工作。所以对付兖州军的经验,他这
  确实是没有,如果换成是王平的话,那倒是不错,毕竟王平和兖州军可是对战了多少时日。不过好在杨任在汉中,和张既、庞柔还有王伉他们,他确实是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哪怕他本事有限,可所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从他们每个人身上学到一点儿。那也算是让他进步了些。毕竟张既三人,随便一个,都比他要强,尤其是张既,那可不单单是一个搞内政
  的高手,是一个真正文武双全的人才,这个武不是武艺,而是指挥士卒作战的能力,不低。要不为什么马超把汉中交给他了。而且就从来没变动过,这就说明问题。如果说如今的南阳
  是三家博弈的重地,那么当南阳,真正凉州军再也染指不到的时候。比如说被兖州军或者谁给占据了,那么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汉中,就是凉州军最为重要的一个郡了。没有之一。就看曹操进了荆州,他还不忘了去汉中走一圈。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如果汉中不重要,他至于带兵直接就进了汉中吗。这往好了说。他当初算得上是出奇制胜,可要是往不好了说,曹操
  那时候未必不是兵行险招,只是当初这么一招,让凉州军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而已。要不是汉中有重兵重将守御,估计如今都很难拿回来,就这,最后还让兖州军给占据了城池,不过还好是最后都收复了。这个时候的战场之上,乐进带着人激烈攻城,不过杨任也不是吃素的,所说弘农城肯定比不上江陵那样儿的天下坚城,可终究不是宜阳那样儿的小城可比的
  ,毕竟一个郡的治所,再怎么不行,也终究是太守府所在地,那么其城墙的坚固程度,要真是太差了的话,那肯定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啊。其实退一万步说,就算真差,可作为太守,那肯定得想方设法把城修葺成全郡里最为坚固的一座,这个都不用多说了,这是必然的。
  乐进带兵的第一次激烈攻击,被杨任带人给打退。兖州军是强敌不假,可即便在好几万人马的围城之下,杨任已经是在士卒面前没有什么害怕的心思,因为他清楚,哪怕自己有担心,有顾虑,可却不能在己方士卒的面前表现出来。真要那样儿的话,直接就会影响战况战局。
  说起来自己主公让自己当上这个弘农太守开始,杨任的心里自然是高兴的,这不是他因为升官而高兴,而是真正知道,自己是得到了自己主公的重用,就是这样儿。他心里何尝不知道,说起来杨任绝对不是不喜欢汉中,毕竟在那儿十几年了,不可能一点儿感情都没有。但是怎么说呢,杨任虽说没想着自己要在人才济济的凉州军这儿,一点儿点儿往上爬,但是却
  也一样儿是希望,自己主公能看重能重用自己。是,自己本事有限,可做事儿从来都是认真负责,从来都没说玩忽职守,偷懒耍滑的,那根本就不是自己。所以他确实,不想一辈子都在汉中这儿做事儿,哪怕自己一样儿能受到自己主公的赏赐、表扬。毕竟凉州军的钱粮丰
  足,确实不在乎那点儿东西,所以凉州军的将领,尤其是立过功,受过赏的,都会得到自己主公不少的赏赐,以致于有人都不怎么太在乎这个了。一般来说,只有你缺少的东西,你还会更在乎些,当然没有谁会嫌钱多,所以没有人会拒绝自己主公的赏赐,尤其是这个代表的意义。那就是荣誉,这没有几个人不看重的。就像有人更看重眼前的利益。有人爱财,有
  人好色。有人更看重自己的名声、名誉,为了名儿,所以这都是有的。不过在凉州军,武将和谋士也都差不多,他们都很看重自己的名誉,如果能争得了荣誉,那自然是让他们心里高兴的。并且也能在人前显露一下,看看,这个这个。都是主公赏赐的,这以前我立过什么功劳,当然这事儿自己尽量都不会说,都是其他人说的,自己一说看看,这是主公当初赏赐
  的,然后有人就说了,您这是哪一次怎么怎么样儿,立功受赏……反正就是这些吧。荣誉,这个时代的人,几乎所有人都看得很重。而杨任呢,他自然也想要更多的荣誉、荣耀。可在
  汉中,他自然是清楚,自己没办法能立那么多功。只有在有战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所以马超给他调走了。到了司隶,他自然是高兴。这不单单是自己离开了汉中。不单单是自己主公重用了自己,自己也更有可能再多立功了。杨任虽说是有自知之明不假,可他也清楚,这立功可并非和你本事一定有那么大关联,谁说自己的本事,就不能行那立功之事呢。所以
  杨任虽说没想要一直往上爬,可他确实也有着自己的心思,就是受到自己主公的重用,然后多立功受赏,这也算是自己能在人前显摆一下,也就是这样儿。不过他却是没想,这其实要真是立功多了,官职肯定也得越来越大,不过考虑到杨任本事问题,所以不会让他担任太高的官职,而重要的事儿,也不可能让他一个人去做,这就是马超所想的。毕竟凉州军人才
  那么多,比他杨任高明的,真是车载斗量,这是一点儿都没错的。马超为了不让他们投靠自己的几个元老寒心,肯定是要用他们,可却不代表什么重要的事儿,都一定要让他们几个去做。就比如说现在,马超让杨任当弘农太守,已经算是可以了,如果杨任再立功,马超暂
  时也只能给他赏赐,要是再想升官,还得再立至少一个大功才行。不过杨任志不在此,他不是那么在意自己到底是当什么官,只是在意自己主公能不能重用自己。别把自己扔在那没有人来的地方,实在是太枯燥无味了,是,他也清楚汉中的重要性,可在南阳还在博弈的时候,显然南阳才是更为重要的,因此,他宁可去南阳,他也不想再汉中。而如今在弘农,也
  算是他所希望的,至少是不在汉中了。杨任其实他做梦都想离开汉中,也是,反正他认为只要南阳还有己方的地盘,这在汉中这儿,就没有什么发展。可不是吗,基本上东西南北都是己方的地盘,也就东面和荆州挨着的地方,有不是己方的地盘,可那地方根本就没有人敢
  入寇。这杨任也不是不懂,不管是孙策的地盘还是刘备的地盘,肯定都严令禁止有人动兵进汉中,要不然的话,那兖州军就是例子!当年不管是马超和张鲁在汉中的大战,还是之后兖州军在汉中的战斗,江东军还有汉军他们可都清楚。马超在汉中差点儿没水淹了南郑城,
  要不是张鲁还有点儿体恤百姓的想法,估计南郑早就被水给淹了多少次了。至于之后兖州军进兵房陵,结果最后他们是拿下了城池,可守城的兖州军多少,但是最后徐晃带回来的人马,还有多少了?所以不管是孙策,还是刘备,都清楚,就算是自己带兵,都不一定能拿人家汉中之地怎么样儿,别说那地方的路本来就不好走,就算是一马平川,也未必能打得过人
  家。谁不知道马超在汉中藏着重兵呢,就说整个汉中一郡,现在的情况,那地方至少不下十万人马在那儿。十万人马是个什么概念,不用多说了。其实有心人都清楚,就因为上一次马超受了兖州军奇袭的打击,所以投入了不少钱粮在汉中,因此,以前还没有十万人马的汉中,如今有十万人马,虽说不都是凉州军的正规军,但是也不少了,至少肯定都是训练有素
  的士卒。虽说有些也是没见过血,但是绝对不会人家敌军一来,他们就吓跑了,这个肯定是不可能。所以对于汉中的情况,可以说马超很放心,敌军不来个十万人,是拿不下汉中的。
  话说当初马超攻打汉中,不也是费了不少劲吗,如果不是用水淹南郑来威胁张鲁,那么伤亡肯定是更多。可也不得不说,马超一下就抓住了张鲁的软肋,毕竟十个修道之人,有几个像张角那样儿,野心勃勃,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无数百姓的生命。张角他不是没给百姓做过什么,不过更多的,还是为了他自己。至于说张鲁,以前他也为了自己更多,但是怎
  么说呢,终究他还是知道为百姓多考虑一下的,最后他也是彻底都看开了,一切都没什么用,什么名利,确实,他已经是不看重了。如果张鲁当初不是这么个心思,就凭他一个宗教领袖,振臂一呼,绝对能和马超拼个鱼死网破。
  是,鱼最后会死,网不一定会破,但是网肯定是不像当初那样儿了,估计得摧残得不像样。毕竟那时候张鲁在汉中,还有好几万鬼卒,那可绝对不是吃素的。未完待续。